使用蜡种说明
根据不同产品及使用情况,需要选用不同特性的蜡种,基本分为四种蜡:型蜡、填充蜡、水蜡、陶瓷蜡
01
型蜡:一般产品使用蜡
特性:可回收重复使用
建议设备:可搭配全射蜡机型使用,同时透过蜡回收系统处理后再次利用
02
填充蜡:内含填充物的蜡种
特性:内含填充物,可降低产品收缩率,增加产品稳定,一般用于航太零件或高精度产品,无法回收再次使用,属于一次性用蜡
建议设备:可搭配全射蜡机型使用,因内含填充物,需搭配指定的蜡冷却系统
03
水溶性蜡:产品内腔用特殊蜡
特性:使用酸水浸泡后会溶解于水,形成产品所需内腔,一般搭配型蜡或填充蜡使用,进行二次射蜡包覆
建议设备:建议选用立式或C型射蜡机,搭配指定蜡处理系统
04
陶瓷蜡:陶瓷粉与蜡粉混和的特殊蜡种
特性:射出成型后经过高温烧结可变成坚硬的陶瓷产品,可用于陶瓷散热片,或搭配型蜡、填充蜡使用,进行二次射蜡包覆
建议设备:建议选用立式射蜡机,搭配指定蜡处理系统
模具种类说明
模具依结构与功能分成
手推模具:人工将模具推入射蜡机进行射蜡,射蜡完成后,需手动拔除抽芯,没有顶针板,需透过人工将蜡件与模具分离
自动模具:将模具固定在压模区域,透过电控系统控制气压缸抽芯,再透过顶针板将蜡件顶出模具,人工只需取蜡件
自动模具:将模具固定在压模区域,透过电控系统控制气压缸抽芯,再透过顶针板将蜡件顶出模具,人工只需取蜡件
射蜡技巧说明
蜡模制作是脱蜡精密铸造的第一步骤,高品质的蜡模可明显提高产品的良率及产量
蜡模制作需要注重的重点分别有:压模压力控制、射蜡控制、蜡温控制、模具设计、生产週期这些重点虽然各自独立却又息息相关
压模压力控制
压模是指透过压模板将模具固定在射蜡机上再进行射蜡,过低的压模压力会造成模具开裂,产生漏蜡或毛编等问题。过高的压模压力会造成蜡模排气不顺,可能产生蜡模缺料或气泡
射蜡控制
射蜡这个动作其实可以拆分成:1. 射蜡阶段、2. 保压阶段两个阶段
- 射蜡阶段是指蜡透过射嘴开始进入模具,直到模具中蜡模被蜡充满的瞬间。在射蜡阶段中,影响最大的是[射蜡速度]的设定,合适的射蜡速度可增加蜡模表面的光滑度,减少流纹、冷接、气泡等蜡模表面问题。
- 保压阶段是指蜡充满模具,直到射蜡时间结束,进入冷却时间前。在保压阶段中,影响最大的是[射蜡压力]的设定,当蜡开始在模具内冷却时,蜡模会开始收缩或产生凹陷,可透过足够的射蜡压力将蜡再次补入模具内,减少蜡模收缩量,避免表面凹陷
蜡温控制
蜡温控制的重点分别是:1. 射蜡蜡温设定、2. 蜡温均匀性
- 射蜡蜡温设定是指蜡由蜡缸透过射嘴进入模具时的蜡温,蜡由高温到低温一般分为四个状态:液态→煳态→膏状→固态。蜡温越低,蜡模表面收缩越少,可减少人员修补蜡模时间,同时低蜡温射出可减少射蜡所需时间,进一步降低生产蜡模週期,每小时可产出更多蜡模
- 蜡温均匀性是指连续生产过程中,实际蜡温的稳定度。连续生产过程中,射蜡机需要不断的将蜡由高温降低到使用温度,由于射蜡机大部分是间接保温,所以虽然温度表显示温度正常,实际蜡温却已不断升高,此状况在模头射蜡机尤为明显。
模具设计
模具需要有好的流道设计、排气设计、模具冷却设计、拆模方案等,好的模具设计可以提高蜡模良率、加快拆模速度
生产週期
透过压模→射蜡→冷却等一系列动作完成一次蜡模制作。生产週期越短,在相同的时间内就可以生产更多的蜡模。
可以透过以下方式等缩短生产週期:
1. 降低蜡温
2. 加快各动作速度(例如将压模油压缸改为快速油缸)
3. 一模多穴模具设计
4. 自动模具缩短拆模时间